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始终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紧紧围绕重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三小”案件查处、政风行风评议等,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促进了作风转变。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纠风工作采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绪国。 记者:宁夏是怎样通过不断完善民主评议的方法来推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的? 陈绪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检测广大干部群众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满意程度、推动部门和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不懈地在全区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经过9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科学、规范的评议体系。 一是不断扩大评议范围。目前,评议对象已扩展到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和服务行业(窗口),以及所有基层站(所、队),做到了应评尽评。 二是科学设置评议内容。根据各参评单位的职能和特点,突出部门、行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为参评单位量身确定5项评议内容,增加了评议的针对性。 三是积极创新评议方法。将参评单位的评议结果科学设置为群众评议、座谈会评议、领导评议、日常考核四部分,并会同统计部门按照“随机等距抽样”的原则,采用光标阅读机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汇总的方法,进行问卷测评,保证了评议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是着力保证评议效果。坚持将评议结果公开通报,特别是2010-2011年,将自治区直属机关的评议结果以大型电视特别节目的方式向全社会通报,社会反响较大。同时,将评议结果纳入自治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惩防体系建设考核中,进一步推动政风行风建设。每年还将民主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辑录成册,反馈到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督促整改。深入开展政风行风热线工作,舆论监督、群众监督领域不断扩大,监督力度明显加大。热线每年受理群众诉求1000多件,90%以上得到解决。自治区直属部门和行业评议综合得分由2003年的60.7分逐年上升,特别是近3年来一直保持在90分左右,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实践证明,广大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在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记者 孙崇鸽) |